即将播放下一集
立即播放
36212人观看
直播打赏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直播 微信扫一扫
8月17日“精彩非遗——分享·传承”系列活动第三场特意邀请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必生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义根为大家讲述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让我们一起聆听非遗传承的故事,致敬匠人匠心。
联合出品:
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南京市文化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期嘉宾:
王必生: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葛义根: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活动时间:
2017年8月17日15:00
活动地点:
江苏省文化馆青葵剧场
非遗小知识
金箔锻制技艺就是指将黄金捶打,制成超薄的金箔片。根据考古发现,金箔锻制技艺在中国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世界金箔看中国,中国金箔看南京。今天南京金箔产量已占到世界金箔产量的60%,占到中国金箔产量的70%。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近至中国的天安门、颐和园、北京故宫、少林寺、山东孔庙、布达拉宫、南京栖霞寺、苏州寒山寺,远至莫斯科中国大酒店、泰国皇宫、日本大阪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圣彼得堡等世界著名建筑物上闪闪发亮的都是南京金箔。
金箔的熠熠生辉凝聚了无数工匠的辛勤汗水和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个化刚为柔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金箔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十二道繁琐的程序,分别是化金、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细、出具、切金箔、检验包装。其中打开子(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挥舞的胳膊使出的不能是蛮劲,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力道。经捶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厚仅一毫米,一万张金箔重仅178.125克,技艺之精绝可见一斑。
直播打赏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直播 微信扫一扫